序言 Foreword
熱烈歡迎您參加是次知識交流,這是「賽馬會跨學科藝術創意學習計劃」的第一學年高潮活動。
這個計劃正是建基於我們都非常熟悉的幾個詞彙上——創意、慎思明辦、溝通和協作以及諺語式的「跳出框框思考」。從藝術文化到教育政策提案,再到金融、創意產業等領域的會議和峰會,這些詞彙都是經常被引用,卻很少深入反思的,更枉論坐言起行。
如果我們認真看待這些詞彙並覺得它們能推動我們前進,那麼讓我們犯險深入鑽研。然而,誇啦啦在過去的 14 年裡正是一直在悄悄地做這件事。 計劃是創意思維、教與學融合藝術的精髓。
聽著學生、老師、創意工作者和校長的發言,不要小看這些來自「小學」的聲音。學習階段並不緊要,當中由傳統的教與學轉化成藝術創作空間教學的意圖和探索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課程內容是一個關鍵,但跨學科兼跨領域突破某些框框 (希望包括一些玻璃天花) 意味著一個合併和融合的過程,而不是創造更多的孤島或分野。能力建構是 21 世紀所需要的,也是教育改革 (2000 年) 所重視的,史上首次把藝術的地位提升成為八個關鍵學習領域之一。
更不為人知的藝術力量是甚麼?我們如何發掘和善用這力量來拓展觀眾,培養藝術教育素質,支援整體教育發展,以及除一次性活動贊助外獲得持續資助?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支持下,我們提出「貢獻 Contribution」,也造就本計劃中的第五個 C字詞彙。
前路是充滿挑戰的,我們不能否認這現實,而且不能單獨上路。隨著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正式成立,以藝術教育和創意為核心的全面而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政策事在必行。藝術教育不是外展兼項,也不是表演和展覽的附加活動,只在有時間、有興趣和有資金時才出現。藝術教育不是粉飾門面。藝術教育是所有人未來的基礎,助我們駕馭這個日益複雜的世界。
對於在 2021-22 年、在這最動蕩的疫情年頭參與這計劃的先生、女士及小孩,我們向您們的勇氣致敬,欽佩您們的堅韌。您們為完成計劃首學年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鋼鐵般的意志將會在這兩天裡得到非常熱烈的掌聲。掌聲由我起。
邱歡智
賽馬會跨學科藝術創意學習計劃總監
這個計劃正是建基於我們都非常熟悉的幾個詞彙上——創意、慎思明辦、溝通和協作以及諺語式的「跳出框框思考」。從藝術文化到教育政策提案,再到金融、創意產業等領域的會議和峰會,這些詞彙都是經常被引用,卻很少深入反思的,更枉論坐言起行。
如果我們認真看待這些詞彙並覺得它們能推動我們前進,那麼讓我們犯險深入鑽研。然而,誇啦啦在過去的 14 年裡正是一直在悄悄地做這件事。 計劃是創意思維、教與學融合藝術的精髓。
聽著學生、老師、創意工作者和校長的發言,不要小看這些來自「小學」的聲音。學習階段並不緊要,當中由傳統的教與學轉化成藝術創作空間教學的意圖和探索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課程內容是一個關鍵,但跨學科兼跨領域突破某些框框 (希望包括一些玻璃天花) 意味著一個合併和融合的過程,而不是創造更多的孤島或分野。能力建構是 21 世紀所需要的,也是教育改革 (2000 年) 所重視的,史上首次把藝術的地位提升成為八個關鍵學習領域之一。
更不為人知的藝術力量是甚麼?我們如何發掘和善用這力量來拓展觀眾,培養藝術教育素質,支援整體教育發展,以及除一次性活動贊助外獲得持續資助?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支持下,我們提出「貢獻 Contribution」,也造就本計劃中的第五個 C字詞彙。
前路是充滿挑戰的,我們不能否認這現實,而且不能單獨上路。隨著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正式成立,以藝術教育和創意為核心的全面而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政策事在必行。藝術教育不是外展兼項,也不是表演和展覽的附加活動,只在有時間、有興趣和有資金時才出現。藝術教育不是粉飾門面。藝術教育是所有人未來的基礎,助我們駕馭這個日益複雜的世界。
對於在 2021-22 年、在這最動蕩的疫情年頭參與這計劃的先生、女士及小孩,我們向您們的勇氣致敬,欽佩您們的堅韌。您們為完成計劃首學年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鋼鐵般的意志將會在這兩天裡得到非常熱烈的掌聲。掌聲由我起。
邱歡智
賽馬會跨學科藝術創意學習計劃總監
A very warm welcome to the Knowledge Exchange, the culminating event for Year 1 of the “Jockey Club Arts-based Cross Curriculum Creative Learning Project”.
The context of this project falls neatly on a few words and phrases we all know too well — Creativity, Critical thinking,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plus the proverbial “think out of the box”. From policy documents in the arts to education to meetings and summits in finance,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more, these are words often quoted yet seldom reflected on, let alone action taken.
If we are genuinely keen on them and feel that they will carry us forward, let’s take the risk and dive. And AFTEC has been doing this quietly for the past 14 years. The Project is the essence of creative thinking, teaching & learning through the arts.
Be not fooled by the fact that you will be hearing from students, teachers, creative practitioners, and leadership in primary schools. The level is irrelevant; the intent and exploration of shift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to creative space with the arts is paramount.
Curriculum is a linchpin, of course, but crossing it and crossing sectors breaking certain borders (and hopefully some glass ceilings) means it’s a process in merging and melding, not creating more siloes nor compartmentalising. Building capacities is what we need in the 21st century and what we need for the Education Reforms (2000) that actually raised the status of the Arts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tory to one of eight Key Learning Areas.
What are the powers of the arts that are seldom seen and even less heard about? How can we investigate and tap into these powers to build a strong audience for the arts, cultivate the quality in arts education, sustain holistic learning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and sustain sponsorship funding beyond one-off events?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Charities Trust, we would like to make this Contribution. That’s the 5th C that shapes this project.
The road is full of challenges. To deny that is unrealistic. And we cannot do it alone. With the formal creation of the Culture, Sports & Tourism Bureau, a comprehensive and integrated arts & cultural policy of substance that embraces arts education and creativity at its core is non-negotiable, with arts education not as an adjunct for outreach nor an addendum to performances and exhibitions when there is the time, the inclination and the funding. Arts education is not window dressing. Arts education is foundational to all our futures as we navigate this increasingly complex world.
To the women, men and children involved in this project during a most tumultuous COVID year in 2021-22, we salute your courage and admire your tenacity. I hope in these two days, your mega effort and iron will to see the first level of the project through will be very vigorously applauded. And I will start clapping now.
Lynn Yau
Project Director,
Jockey Club Arts-based Cross Curriculum
Creative Learning Project
The context of this project falls neatly on a few words and phrases we all know too well — Creativity, Critical thinking,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plus the proverbial “think out of the box”. From policy documents in the arts to education to meetings and summits in finance,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more, these are words often quoted yet seldom reflected on, let alone action taken.
If we are genuinely keen on them and feel that they will carry us forward, let’s take the risk and dive. And AFTEC has been doing this quietly for the past 14 years. The Project is the essence of creative thinking, teaching & learning through the arts.
Be not fooled by the fact that you will be hearing from students, teachers, creative practitioners, and leadership in primary schools. The level is irrelevant; the intent and exploration of shift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to creative space with the arts is paramount.
Curriculum is a linchpin, of course, but crossing it and crossing sectors breaking certain borders (and hopefully some glass ceilings) means it’s a process in merging and melding, not creating more siloes nor compartmentalising. Building capacities is what we need in the 21st century and what we need for the Education Reforms (2000) that actually raised the status of the Arts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tory to one of eight Key Learning Areas.
What are the powers of the arts that are seldom seen and even less heard about? How can we investigate and tap into these powers to build a strong audience for the arts, cultivate the quality in arts education, sustain holistic learning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and sustain sponsorship funding beyond one-off events?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Charities Trust, we would like to make this Contribution. That’s the 5th C that shapes this project.
The road is full of challenges. To deny that is unrealistic. And we cannot do it alone. With the formal creation of the Culture, Sports & Tourism Bureau, a comprehensive and integrated arts & cultural policy of substance that embraces arts education and creativity at its core is non-negotiable, with arts education not as an adjunct for outreach nor an addendum to performances and exhibitions when there is the time, the inclination and the funding. Arts education is not window dressing. Arts education is foundational to all our futures as we navigate this increasingly complex world.
To the women, men and children involved in this project during a most tumultuous COVID year in 2021-22, we salute your courage and admire your tenacity. I hope in these two days, your mega effort and iron will to see the first level of the project through will be very vigorously applauded. And I will start clapping now.
Lynn Yau
Project Director,
Jockey Club Arts-based Cross Curriculum
Creative Learning Project
研討會講者及主持簡介
(按出場序)
18/7/2022
歡迎辭講者
專題討論主持
許娜娜博士
香港城市大學
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副教授
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副教授
蘇曉明女士
團結香港基金
藝術及文化研究主任
藝術及文化研究主任
鄭新文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
音樂管理實務教授
音樂管理實務教授
總結講者
湯才偉博士
賽馬會跨學科藝術創意學習
計劃課程整合 (教育)
計劃課程整合 (教育)
19/7/2022
主題演講講者
專題討論主持
李易璇女士
香港芭蕾舞團行政總監
梁承謙博士 (一休)
7A 班戲劇組藝術總監
王添強先生
香港明日藝術教育機構總監
總結講者
湯才偉博士
賽馬會跨學科藝術創意學習
計劃課程整合 (教育)
計劃課程整合 (教育)
創意學習藝術獎簡介
為慶祝完成充滿挑戰和冒險的一年,賽馬會跨學科藝術創意學習計劃特設「創意學習藝術獎」,讓老師、創意工作者及學生有機會反思過去一年的創意旅程,剖釋自己對創意學習的深度見解。「創意學習藝術獎」將分為「第一級︰探索」及「特別獎項」兩部份。
特別獎項細分為「學生個人獎狀」及「老師及創意工作者團隊」多項獎項,旨在表揚學生、老師和創意工作者在創意旅程中付出的成就和努力,鼓勵各參與者欣賞自己的潛能,增進反思能力。
特別獎項細分為「學生個人獎狀」及「老師及創意工作者團隊」多項獎項,旨在表揚學生、老師和創意工作者在創意旅程中付出的成就和努力,鼓勵各參與者欣賞自己的潛能,增進反思能力。
評審委員會
(按筆劃序)
吳璧琪女士自80年代受訓於已故著名建築師 Zaha Hadid,多年來的學習使她對不同形式的藝術及建築都培養出濃厚興趣。畢業後亦隨即在港執業,無奈當時香港大型發展商缺乏品味的要求、及對「總樓面面積」的盲目追求讓她十分厭倦,因而轉投時裝的領域。與此同時,吳氏也不時協助居住樓宇的室內設計項目,尤其鐘情於舊樓翻新和活化。
吳氏現於結集藝術愛好者的義工組織── 香港藝術中心 HKAC Bee 擔任營運主席。過去的五年間,吳氏享受於香港藝術中心內及其他藝術社區籌劃有關藝術和藝術教育的活動。
吳氏現於結集藝術愛好者的義工組織── 香港藝術中心 HKAC Bee 擔任營運主席。過去的五年間,吳氏享受於香港藝術中心內及其他藝術社區籌劃有關藝術和藝術教育的活動。
吳璧琪女士
范瑩孫醫生
BBS, JP
范瑩孫醫生先後取得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英國皇家婦產科醫學院院士、愛爾蘭皇家醫學院兒科文憑及香港大學公共行政學碩士。范醫生曾在瑪麗醫院及贊育醫院婦產科受訓,隨後在醫院事務處任職首席醫官,1992 年加入醫院管理局,擔任高級行政經理 (醫務)。1995-2021 年出任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執行總監,致力將家庭計劃及節育服務擴展至生殖與性健康的範疇上。范醫生曾擔任多個有關健康、愛滋病、及人口政策的政府咨詢委員會的成員,並身兼香港大學名譽臨床醫學副教授以擔任臨床教學的工作超過 20 年。2000 年獲頒香港十大傑出青年,2013 年獲委任為太平紳士,2019 年獲頒銅紫荆星。
張偉菁女士為資深的教育工作者,致力研究教育管理,先後取得英國伍爾弗漢普頓大學學士及澳洲天主教大學教育領導碩士,現為香港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教育顧問。
張氏認同教育需與時並進,樂於鼓勵同工參與和嘗試新教學模式,故其學校在科技教育、全人教育及資訊科技等範疇均為業界的先驅。
教學工作以外,張氏亦樂於為社會作出貢獻,參與不同的公職,包括擔任聯合國教科文和平中心的教育顧問,香港生命教育學會副主席、香港教育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教育系兼任講師。她亦曾任香港教育課程發展議會委員、香港天主教教育發展委員、香港環境局惜食運動督導委員、香港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評審委員及優質教育基金評審委員等十多項公職。
張氏認同教育需與時並進,樂於鼓勵同工參與和嘗試新教學模式,故其學校在科技教育、全人教育及資訊科技等範疇均為業界的先驅。
教學工作以外,張氏亦樂於為社會作出貢獻,參與不同的公職,包括擔任聯合國教科文和平中心的教育顧問,香港生命教育學會副主席、香港教育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教育系兼任講師。她亦曾任香港教育課程發展議會委員、香港天主教教育發展委員、香港環境局惜食運動督導委員、香港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評審委員及優質教育基金評審委員等十多項公職。
張偉菁女士
陳國慧女士
陳國慧女士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 (香港分會) 總經理,策劃超過50 個本地和國際藝評項目。2003 年至今擔任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 (戲劇界別),2010 年至今擔任台灣《表演藝術》雜誌海外特約撰述;目前是「香港舞台劇獎」、「香港小劇場獎」及「IATC (HK) 劇評人獎」評審,並同時是國際表演藝術圖書館與博物館協會執行委員會成員。
2005 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及英國列斯大學志奮領獎學金,前往該大學修讀戲劇研究碩士課程。曾擔任香港電台節目《演藝風流》客席主持 (2007-2018)、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演藝小組 (藝術節) 委員 (2011-2016)、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顧問小組成員 (2017-2018)。編逾 50 本表演藝術出版,近編有《十年城事:香港劇本選(2003-2012)》(2017) 獲「第十一屆香港書獎」。2021 年策劃「一攝無邊:香港劇場影像紀錄數碼資料庫暨教育計劃」獲「第十六屆香港藝術發展獎」之「藝術推廣及教育獎」。
2005 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及英國列斯大學志奮領獎學金,前往該大學修讀戲劇研究碩士課程。曾擔任香港電台節目《演藝風流》客席主持 (2007-2018)、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演藝小組 (藝術節) 委員 (2011-2016)、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顧問小組成員 (2017-2018)。編逾 50 本表演藝術出版,近編有《十年城事:香港劇本選(2003-2012)》(2017) 獲「第十一屆香港書獎」。2021 年策劃「一攝無邊:香港劇場影像紀錄數碼資料庫暨教育計劃」獲「第十六屆香港藝術發展獎」之「藝術推廣及教育獎」。
研討會講者及主持簡介
(按筆劃序)
黃清霞博士
黃清霞博士現為誇啦啦藝術集匯的藝術總監,賽馬會跨學科藝術創意學習計劃課程整合 (藝術)。
黃博士於香港大學執教英文及戲劇科目數十載,熱衷於以戲劇元素融入英語的教與學。在校內的教學生涯期間,黃博士透過她一手創立的戲劇實驗室,孜孜不倦地培育了好幾代的本地劇導及舞台演員。
黃博士為資深劇場導演,獲獎無數。她對本地及海外的戲劇及文化政策研究貢獻良多,亦是本地首批引進西方翻譯劇的劇場導演之一。她對香港藝術發展局的成立,以及香港大學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的戲劇研習課程發展,均作出重要貢獻。
黃博士創立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 (香港分會)、香港小莎翁及香港啟智。她於 2008 年共同創辦誇啦啦藝術集匯,教導小學生,培育青年劇場人才,與不同背景的學生同行。黃博士擁有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博士學位,主修現代戲劇。
黃博士於香港大學執教英文及戲劇科目數十載,熱衷於以戲劇元素融入英語的教與學。在校內的教學生涯期間,黃博士透過她一手創立的戲劇實驗室,孜孜不倦地培育了好幾代的本地劇導及舞台演員。
黃博士為資深劇場導演,獲獎無數。她對本地及海外的戲劇及文化政策研究貢獻良多,亦是本地首批引進西方翻譯劇的劇場導演之一。她對香港藝術發展局的成立,以及香港大學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的戲劇研習課程發展,均作出重要貢獻。
黃博士創立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 (香港分會)、香港小莎翁及香港啟智。她於 2008 年共同創辦誇啦啦藝術集匯,教導小學生,培育青年劇場人才,與不同背景的學生同行。黃博士擁有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博士學位,主修現代戲劇。
邱歡智女士為誇啦啦藝術集匯的行政總裁,賽馬會跨學科藝術創意學習計劃計劃總監及課程發展。
過去廿載,邱氏憑藉對藝術及教育之間互聯互通關係的濃厚興趣,取得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旗下「零點計劃」的一系列「理解式教學法」、「(品質) 定性評估」,以及「多元智能理論」證書,其後更成為相關線上課程導師。她專注利用藝術潛藏的種種力量,為創意教與學另闢蹊徑,不僅用於不同層面的藝術,更跨越邊界,應用於語文科、社科,以至醫學人文科。
邱氏致力藝術及教育工作。2010-11 年度代表香港參加英國Clore領袖培訓計劃。她熱衷於研究,曾獲邀以講者身分出席香港、倫敦、檳城及布里斯本研討會。邱氏與澳洲梅鐸大學的 Robin Pascoe 教授合編的文章收錄在 2017 年出版的《Palgrave 國際藝術教育手冊》一書內。
擁有文學及教育學位的邱氏現時除營運誇啦啦藝術集匯,亦積極培訓導師,並與青年人同行。
過去廿載,邱氏憑藉對藝術及教育之間互聯互通關係的濃厚興趣,取得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旗下「零點計劃」的一系列「理解式教學法」、「(品質) 定性評估」,以及「多元智能理論」證書,其後更成為相關線上課程導師。她專注利用藝術潛藏的種種力量,為創意教與學另闢蹊徑,不僅用於不同層面的藝術,更跨越邊界,應用於語文科、社科,以至醫學人文科。
邱氏致力藝術及教育工作。2010-11 年度代表香港參加英國Clore領袖培訓計劃。她熱衷於研究,曾獲邀以講者身分出席香港、倫敦、檳城及布里斯本研討會。邱氏與澳洲梅鐸大學的 Robin Pascoe 教授合編的文章收錄在 2017 年出版的《Palgrave 國際藝術教育手冊》一書內。
擁有文學及教育學位的邱氏現時除營運誇啦啦藝術集匯,亦積極培訓導師,並與青年人同行。
邱歡智女士
葉巧兒女士
葉巧兒女士負責管理和統籌與人才發展、藝術、文化及保育相關範疇的捐款公益項目,並積極開展社區項目以回應社會長遠發展所需。她亦領導馬會人才發展秘書處,推出及管理「香港賽馬會獎學金」、「賽馬會教師社工創新力量」和「賽馬會創科實驗室」等計劃,培育關懷社會的本地人才,並啟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同時,她亦帶領「賽馬會專業創未來計劃」,為首次求職的大專畢業生提供人才配對及發展計劃。
葉氏在藝術管理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她曾任香港藝術發展局推廣及外事部總監。此外,她亦曾任高誠公關公司總監及廉政公署社區關係處總傳媒宣傳創作主任。葉氏為香港大學文學士。
葉氏在藝術管理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她曾任香港藝術發展局推廣及外事部總監。此外,她亦曾任高誠公關公司總監及廉政公署社區關係處總傳媒宣傳創作主任。葉氏為香港大學文學士。
Lois Hetland 在 2020 年取得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教育博士學位,2005 年起在美國麻省藝術與設計學院藝術教育系擔任教授,現為榮休教授,多年來致力研究藝術教育的教與學。她也是心理發展學家,專注學習、理解及藝術和其他學科的教學發展等研究。
2008-2010 年間,她帶領麻省藝術與設計學院發展全學院性的學習目標,翌年為學院採納。2011-2013 年間,她代表學院參與麻省州立大學 AMCOA 專案小組 (Advancing a Massachusetts Culture of Assessment)。曾主導設計及發展三項全新的藝術教育研究生課程,課程於 2016 年獲麻省高等教育委員會批准,並於2018年夏季及 2019年推出。
2013 年,她首次到訪印度。其後她啟動了麻省藝術與設計學院與印度班加羅爾 Srishti Manipal 藝術、設計和科技大學的合作,為大學教職員提供專業培訓,以工作室想法的思維習慣 (Studio Thinking’s Habits of Mind) 重新籌劃藝術及設計各學系,由基礎課程至研究生的各級課程。
她在 1992-2018 年間於哈佛大學的「零點計劃」( Project Zero) 擔任不同崗位,包括首席研究員 (2000-2010),以及其暑期學苑的創辦總監 (1996-2005)。
2008-2010 年間,她帶領麻省藝術與設計學院發展全學院性的學習目標,翌年為學院採納。2011-2013 年間,她代表學院參與麻省州立大學 AMCOA 專案小組 (Advancing a Massachusetts Culture of Assessment)。曾主導設計及發展三項全新的藝術教育研究生課程,課程於 2016 年獲麻省高等教育委員會批准,並於2018年夏季及 2019年推出。
2013 年,她首次到訪印度。其後她啟動了麻省藝術與設計學院與印度班加羅爾 Srishti Manipal 藝術、設計和科技大學的合作,為大學教職員提供專業培訓,以工作室想法的思維習慣 (Studio Thinking’s Habits of Mind) 重新籌劃藝術及設計各學系,由基礎課程至研究生的各級課程。
她在 1992-2018 年間於哈佛大學的「零點計劃」( Project Zero) 擔任不同崗位,包括首席研究員 (2000-2010),以及其暑期學苑的創辦總監 (1996-2005)。
Prof Lois Hetland
許娜娜博士
許娜娜博士現為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創意及創新、動力及自我管理、資優及創意教育,以及創意生命發展。她曾任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幼稚園教育課程修訂委員會主席 (2015-17) 及幼兒教育委員會主席 (2007-2011)。
蘇曉明女士現為團結香港基金藝術及文化研究主任,專注藝術與文化領域的政策研究及倡議。蘇氏擁有牛津大學聖凱瑟琳學院音樂學及民族音樂學碩士學位,本身也是大提琴演奏家,並一直演奏至今。
蘇氏公職包括多項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就諮詢工作有關的任命,現為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藝術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諮詢委員會委員,也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有限公司董事局成員之一。
蘇氏公職包括多項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就諮詢工作有關的任命,現為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藝術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諮詢委員會委員,也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有限公司董事局成員之一。
蘇曉明女士
鄭新文教授
鄭新文教授現為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管理實務教授,曾擔任多個藝術機構主管,包括香港藝術節行政總監、香港藝術發展局秘書長等。2005-08 年任上海音樂學院藝術管理系系主任及教授,2012年加入香港教育大學為兼任教授,策劃藝術管理與文化企業行政人員碩士課程。
鄭教授曾擔任多個本地和國際藝術機構董事或委員, 包括香港藝術行政人員協會主席、康文署場地伙伴計劃委員會主席、香港政府藝術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和美國的藝術管理教育學會 AAAE 董事等。現時仍出任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澳門國際音樂節節目顧問團成員,並為無止橋慈善基金、香港舞蹈團、香港兒童合唱團、鄧樹榮戲劇工作室、香港大歌劇院及天籟敦煌樂團擔任董事 。
最近,鄭教授獲國際表演藝術協會 (ISPA) 頒發香港 2022 ISPA傑出貢獻獎。
鄭教授曾擔任多個本地和國際藝術機構董事或委員, 包括香港藝術行政人員協會主席、康文署場地伙伴計劃委員會主席、香港政府藝術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和美國的藝術管理教育學會 AAAE 董事等。現時仍出任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澳門國際音樂節節目顧問團成員,並為無止橋慈善基金、香港舞蹈團、香港兒童合唱團、鄧樹榮戲劇工作室、香港大歌劇院及天籟敦煌樂團擔任董事 。
最近,鄭教授獲國際表演藝術協會 (ISPA) 頒發香港 2022 ISPA傑出貢獻獎。
湯才偉博士為香港中文大學主辦的優質學校改進計劃的前總監。該計劃向超過四成香港中、小學提供專業支援,旨在透過推廣「全校式」的教學模式,為前線教師帶來改變,因而獲得高度評價。
出任該計劃總監之前,湯博士已投身師資培訓超過 20 年,包括柏立基教育學院之高級講師及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旗下的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多年來,湯博士對教師職能上的轉變及成長所累積的心得,使他漸漸對學校作為學習型機構的專業發展有獨到見解。其專業範疇亦涵蓋種種另類學習模式。
近年來,湯博士在賽馬會跨學科藝術創意學習計劃中負責課程整合 (教育)。
出任該計劃總監之前,湯博士已投身師資培訓超過 20 年,包括柏立基教育學院之高級講師及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旗下的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多年來,湯博士對教師職能上的轉變及成長所累積的心得,使他漸漸對學校作為學習型機構的專業發展有獨到見解。其專業範疇亦涵蓋種種另類學習模式。
近年來,湯博士在賽馬會跨學科藝術創意學習計劃中負責課程整合 (教育)。
湯才偉博士
金善雅教授
金善雅教授現為南韓漢陽大學應用藝術教育學系教授。自 2018 年起,金教授在不少首爾市政府支持的研究計劃中擔任首席研究員,其中包括「低收入資優兒童藝術教育計劃」(Arts Education Program for the Low-income Gifted Children) 及「殘疾青年藝術教育計劃」。她同時也為韓國文化藝術教育服務社 (KACES) 顧問委員,進行多項政策研究項目,例如「建立藝術與文化教育中介角色之多元模式」(Developing a Model for Diversifying the Role of the arts & culture education Intermediaries),並獲委任為「校園創意學習——主題化的藝術思維」項目 (Creative Learning at School – Theme based Arts Thinking) 諮詢員會成員。
20 年間,金教授發表超過 60 份學術論文,集中研究藝術教育課程、藝術與文化教育、社會共融及多元性。
在數位轉型的年代,她正研究網上藝術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藝術學習分析和以數位典藏的方法轉型藝術教育。
20 年間,金教授發表超過 60 份學術論文,集中研究藝術教育課程、藝術與文化教育、社會共融及多元性。
在數位轉型的年代,她正研究網上藝術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藝術學習分析和以數位典藏的方法轉型藝術教育。
李易璇女士現為香港芭蕾舞團行政總監。
在表演藝術界工作 26 年,是一位專業的藝術行政管理人員,曾為香港多個文化藝術團體負責藝術管理工作及項目策劃,當中包括:香港話劇團、香港舞蹈團、PIP 文化產業、香港文化中心及香港藝穗會等。2010 年起由李嘉誠基金會聘任為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行政總監、2014 年起出任副院長,2018 年任汕大體育園文化及藝術發展總監。
李氏現為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 (藝術行政、舞蹈、藝術教育);香港藝術發展局常任審批員;香港舞蹈聯盟委員;2019 年起獲邀擔任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顧問委員會成員;香港西九龍文化區製作人網絡會議及論壇核心成員 (2015-2018);香港藝術行政人員協會管理顧問 (2019 年 7 月至 12 月) 。
在表演藝術界工作 26 年,是一位專業的藝術行政管理人員,曾為香港多個文化藝術團體負責藝術管理工作及項目策劃,當中包括:香港話劇團、香港舞蹈團、PIP 文化產業、香港文化中心及香港藝穗會等。2010 年起由李嘉誠基金會聘任為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行政總監、2014 年起出任副院長,2018 年任汕大體育園文化及藝術發展總監。
李氏現為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 (藝術行政、舞蹈、藝術教育);香港藝術發展局常任審批員;香港舞蹈聯盟委員;2019 年起獲邀擔任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顧問委員會成員;香港西九龍文化區製作人網絡會議及論壇核心成員 (2015-2018);香港藝術行政人員協會管理顧問 (2019 年 7 月至 12 月) 。
李易璇女士
梁承謙博士 (一休)
梁承謙博士於香港中文大學教育行政及政策學系取得教育博士學位,專研「戲劇作為一種教學工具」的教師專業發展支援模式。英國密德薩斯大學東/西方劇場研究文學碩士,專研關漢卿與莎士比亞劇作。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編劇系專業文憑 (優異)。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理學士 (榮譽)。
梁博士現為本地專業劇團 7A 班戲劇組藝術總監,逾 25 年專業舞台製作經驗,亦是全港首批引入「戲劇手法作為教學工具」於正規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教育家之一。同時為香港中文大學優質學校改進計劃學校發展主任,支援教師發展逾 16 年。專長為協助學校設計及推行戲劇教學手法、科學探究、跨範疇學習活動等。曾經支援的中、小學總數逾 150 間。另外亦多次為教育局、教協、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香港教育大學等擔任講座及工作坊導師,亦曾於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演藝學院及香港教育大學擔任兼職講師。以「提升學習動機」及「課堂提問」為題的教師專業發展分享更獲業界一致推崇。
梁博士的舞台劇作超過 60 部,被喻為「擅於透過富趣味性的劇作探討富哲學性的主題,讓觀眾們反思人生」。編劇作品包括:音樂劇《今年初雪,把失戀完結!》、國際綜藝合家歡 2021《俠客列傳》、《學會呼吸》、港韓合作音樂劇場《2097: A Fairy Tale of Two Cities》、國際綜藝合家歡 2018《魔幻法典》、音樂劇《失戀,我們分手吧!》、《大笑喪:喪笑大晒》 (2019 年於釜山公演)、《SEVEN:慾望迷室》(2017 年於首爾公演)、《上一輩子的情人》(2016 年於首爾演讀)、《老娘企硬》(改編兼任導演)、《櫻桃帝國》、2009 香港藝術節《黑天鵝》、獲第 18 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劇本提名之《幸福太太》、獲邀於上海世博期間於上海戲劇學院演出之《想‧死》、《灰闌》(改編兼任聯合導演) 及曾於倫敦上演的《73A》等。 2000 年獲「傑出青年編劇獎」,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 2003 年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進獎」。
梁博士現為本地專業劇團 7A 班戲劇組藝術總監,逾 25 年專業舞台製作經驗,亦是全港首批引入「戲劇手法作為教學工具」於正規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教育家之一。同時為香港中文大學優質學校改進計劃學校發展主任,支援教師發展逾 16 年。專長為協助學校設計及推行戲劇教學手法、科學探究、跨範疇學習活動等。曾經支援的中、小學總數逾 150 間。另外亦多次為教育局、教協、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香港教育大學等擔任講座及工作坊導師,亦曾於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演藝學院及香港教育大學擔任兼職講師。以「提升學習動機」及「課堂提問」為題的教師專業發展分享更獲業界一致推崇。
梁博士的舞台劇作超過 60 部,被喻為「擅於透過富趣味性的劇作探討富哲學性的主題,讓觀眾們反思人生」。編劇作品包括:音樂劇《今年初雪,把失戀完結!》、國際綜藝合家歡 2021《俠客列傳》、《學會呼吸》、港韓合作音樂劇場《2097: A Fairy Tale of Two Cities》、國際綜藝合家歡 2018《魔幻法典》、音樂劇《失戀,我們分手吧!》、《大笑喪:喪笑大晒》 (2019 年於釜山公演)、《SEVEN:慾望迷室》(2017 年於首爾公演)、《上一輩子的情人》(2016 年於首爾演讀)、《老娘企硬》(改編兼任導演)、《櫻桃帝國》、2009 香港藝術節《黑天鵝》、獲第 18 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劇本提名之《幸福太太》、獲邀於上海世博期間於上海戲劇學院演出之《想‧死》、《灰闌》(改編兼任聯合導演) 及曾於倫敦上演的《73A》等。 2000 年獲「傑出青年編劇獎」,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 2003 年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進獎」。
王添強先生自 1983 年起,先後任職香港話劇團、香港演藝學院科藝學院及舞台工作間等。1984 年與一群有志於透過戲劇文化探討和回應社會需求的舞台藝術工作者創立《佚名劇團》,其後更帶領機構成為香港首批全職的香港本土自主劇團「明日劇團」,並發展成今天以表演與教育並重的「明日藝術教育機構」。現為香港明日藝術教育機構總監、創團董事。
王氏30 年來致力推動兒童劇藝、教育戲劇、木偶保存及發展工作。1993 年獲亞洲文化協會獎學金赴美國考察兒童劇的發展。1997 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再赴美國考察有關藝術教育及木偶藝術。1999 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戲劇藝術工作者年獎」,以表揚其對教育戲劇及兒童劇藝之貢獻。2008-2014 年連續 6 年擔任香港優質教育基金—戲劇教育主題網絡計劃策劃及統籌工作。
王氏現任亞洲兒童青少年藝術節及劇場聯盟 ATYA 秘書長。自 2002 年開始,一直受聘於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在職教師學位課程之「創作性戲劇」選修科導師。
王氏30 年來致力推動兒童劇藝、教育戲劇、木偶保存及發展工作。1993 年獲亞洲文化協會獎學金赴美國考察兒童劇的發展。1997 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再赴美國考察有關藝術教育及木偶藝術。1999 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戲劇藝術工作者年獎」,以表揚其對教育戲劇及兒童劇藝之貢獻。2008-2014 年連續 6 年擔任香港優質教育基金—戲劇教育主題網絡計劃策劃及統籌工作。
王氏現任亞洲兒童青少年藝術節及劇場聯盟 ATYA 秘書長。自 2002 年開始,一直受聘於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在職教師學位課程之「創作性戲劇」選修科導師。
王添強先生